2017年1月13日 星期五

紀錄片歷史與美學期末報告 王祖威 黃禹樵  吳東祐

紀錄片與影視史學:以Hearts & Minds探討

一、前言

影像作為一種言說方式早已歷史悠久,在人類發明攝影術之前,便有許多繪畫作為一種表達所帶來的圖像作品,在視覺文化理論的範疇中是不得不提的基礎。從平面畫到西方發展出的透視法,以及透視法與光學所帶來的攝影術的產生,更是主宰了我們的觀看經驗。以班雅明的語彙論之,「這世界的樣貌是由透視法所主宰的」。
甫逝世的John Berger在〈外貌〉一文中談論到攝影術與繪畫的差異時,他形容繪畫是種「翻譯」,畫家透過技法與自身觀點重新結構了真實,而呈現之;攝影術則是一種「引用」,自真實中以機械擷取下片段而呈現之。紀錄片的定義顯然也已深深的嵌入在這樣的想法中:「對真實的影像物件的創造性編輯」。
從整個紀錄片的發展歷史看下來之後可以發現,紀錄片發展脈絡和歷史以及社會發展的脈絡是深深扣連在一起的,不同時代以及背景之下的紀錄片很好的反映了在它們的創作背景之下的社會以及世界,不同時代的導演們以他們所想的關於「真實」的意義拍攝著紀錄片,如《北方的南努克》這樣帶有著演戲的成分的紀錄片,就現在看來,或許這樣的影片當中充滿了刻板印象以及種族歧視的味道,不過考慮到當時的種種因素,這仍是一步相當成功的紀錄片。
   
除了企圖反映真實的紀錄片之外,在不同的剪接手法以及場景選擇之下的紀錄片也會使得對於同一件事的呈現有著截然不同面向的理解,比較一下《意志的勝利》和《夜與霧》可以發現,同樣一個對於納粹德國的再現,竟然可以產生如此不同的面向以及結果,一個企圖讓人們看到得過的強盛與偉大,另一個卻讓我們看到納粹的邪惡以及殘忍,相同的是它們都取得相當成功的影響力。
   
在經歷戰爭時代的宣傳式紀錄片之後,開始出現如真實電影和直接電影的類型,兩者均是強調真實的報導,但一者是積極的介入,一者卻是積極的不介入,也就是說,真實電影採用的是參與觀察的方法來紀錄事件,而直接電影則是希望以隱形的攝影機或是牆上的蒼蠅的概念來紀錄事件,又或者是真實電影希望能挖掘隱藏的事件,直接電影則是捕抓已經發生的事件。
而且我們可以發現這樣的觀點,在實證主義主導的社會科學發展脈絡有相當多的共同點。John Berger的文章就曾提到,攝影術與實證主義、社會學在相仿的時刻出現,且在早期的想像中,都存在著某種幻見,那就是透過片段的擷取世界,可達到完整收集世界每一片段可能。而翻開社會科學關於質性的方法論教科書,也會在參與觀察法與行動研究的方法中找到類似的爭論。「牆壁上的蒼蠅」彷彿某種執著般的存在在20世紀迄今的社會科學與紀錄片的方法之中。這樣的執著面臨著許多的質問-在紀錄片的脈絡裡就是「真實電影」,而就是透過這樣的質問的過程,才衍生出今日的紀錄片的樣貌。
對於當代而言,什麼是為真實或許不再那麼重要(雖然拍攝中的倫理問題仍持續被討論著),而是紀錄片能夠喚起甚麼樣的議題討論,甚至進行某些政治動員,影像是能夠激烈化的達成這些目的。台灣方面,綠色小組所製作對於許多政治問題的反思,也開始衝擊大眾的既有認知。
而在關於當代戰爭的的脈絡中,影像紀錄更是個無可迴避的議題。Susan Sontag關於攝影的論述中,關於戰爭影像就有相當多的討論。影像作為一種論述工具,也是意識形態的某種實踐:當越戰的大量殘酷影像被傳播出,代表越戰是殘酷的,也代表在某種意識型態論述中,越戰「可以被認為是殘酷的」;相對於韓戰,或許是場更殘忍的戰爭,但因為反共作為主流的意識形態,而使得韓戰的殘忍並不會被紀錄,「這樣的觀點沒有在論述中可放置的位置」,因此不會有這樣的再現。
展現出影像的論述力量,更好的例子或許是1991年波灣戰爭。美軍在越戰時遭受了在論述上敗給了媒體影像的再現,因此在91年波灣戰爭時,徹底的管控了影像流通。透過資訊的限制發放,創造出了Baudrillard所描述的「不曾發生的戰爭」。
這些例子都展現出了影像在論述上的力量。而回到本篇的主題,紀錄片是如何討論越戰的?我們在這裡想引介一個史學上新發展的重要方法:「影視史學」,希望能夠為紀錄片的研究帶來新的面向。

105期末小論文:《築巢人》 敘事觀點、技術與製作倫理分析


紀錄片歷史與美學 - 期末小論文 
《築巢人》敘事觀點、技術與製作倫理分析 

哲學四 黃凱薈

1研究動機和目的
研究的動機和目的,說起來其實非常庸俗,這是修習蔡崇隆老師的紀錄片「歷史與美學」課程的期末報告。由於修這門課的同時學生本人也正在拍攝自己的畢業製作,學習紀錄片製作的過程中雖然觀賞過不少不同時代不同地區的作品,但老師要求我們選出一部影片來作為參考和仿效,我卻絞盡腦汁想不出來。
拍攝特殊疾病、特定族群、特別的處境的紀錄片有很多,紀錄片導演將這些「特殊」之處交待清楚,算是基本的工作,但是要讓紀錄片觀者感同身受、身歷其境,進而思考更多更深層的事物,才是功夫。我在這一系列的課程中最後觀賞的一部片給了我這樣的經驗,於是我希望以《築巢人》這部片的分析作為期末論文的主題。
沈可尚導演在《築巢人》這部紀錄片之前,已完成《遙遠星球的孩子》。在一次訪談中他曾提及,完成《遙遠星球的孩子》後仍覺得,有一個讓觀眾真心同理的部分尚未完成。他希望《築巢人》完整「同理心」的部分,觀眾在「參與」這部片的過程中,同理心直接地感染給觀眾。而這個直接的感染,也就是直接地呈現寫實,甚至是一種殘酷的寫實,這又牽扯到了身為導演/作者應該站在什麼位子的倫理問題。
希望能夠藉由分析導演的敘事觀點、攝影和剪輯技術,以及製作倫理上的問題,完成期末報告的同時作為參考和借鑒。

2研究對象
紀錄片《築巢人》
導演:沈可尚
影片時間:54
出品年份:2013
內容大綱:片子主要講述父親和自閉症兒子的相處狀況,以及父親的內心狀態。兒子,30歲。卻像13歲的孩子。甚至更自我,天真,更無法捉摸。父親,50歲。得同時扮演許多角色,才能把這個巢撐住。


105學年《築巢人》與《我是蔡傑》分析與比較 

沈可尚《築巢人》、《我是蔡傑》的分析與比較
張瑞涵、陳庭旭
《我是蔡傑》分析

觀點

        整部影片透過蔡傑對於蔡傑行為表現的體現,以及蔡傑父親一直努力幫助兒子擺脫困境的經歷,融合整理了這些畫面場景,像是影片中蔡傑在學講話、在公共場域與群體之間的隔閡以及行為能力方面的困難,一方面表達了影片對於自閉症兒童的同情的觀點,而另一方面導演也希望透過影片來呼籲社會大眾對於自閉症兒童要給予關懷,不要隨便歧視這些弱勢族

2016年1月18日 星期一

個人心得:《築巢人》

沈可尚築巢人

築巢人以空鏡頭開場,蜂巢、紙紮的蜂巢,這是主角家中的真實寫照,也是帶入是孤獨而煩躁的情緒。突然間,環境帶入一名男子咒罵,女子大喊陳立夫,立刻在開場進入一場衝突。會令觀眾摸不著頭緒的是,畫面依舊停留在空景,窗戶邊的藥罐似乎暗示是某種特殊的疾病,這會是一場家暴的原因?到了全片中後段,才能理解其中的隱喻功能,這是導演叙述故事情節的重要手段。而畫面來到機場,是幽默風趣的專業導遊,帶團的日子裡,講話語調特別高亢、笑話源源不絕、笑聲綿長不斷等,在外人的面前是優秀的。前面的爭吵聲,會是這名男子所作所為嗎?此時反黑下片名,配樂走向單調而重複的鍵盤單音。

2016年1月14日 星期四

104年期末心得 《科倫拜校園事件》

603546012
行銷所 碩二 陳佳安

科倫拜校園事件以黑色幽默、諷刺並同時帶有悼念的風格貫穿整部電影。影片中使用大量的媒體報導、歷史畫面、廣告、卡通、音樂錄影帶等等多樣的素材穿插在影片當中,不僅增加紀錄片的豐富性、趣味性,也同時使紀錄片更趨向真實。影片當中,導演也很擅長用很多數據來作為佐證增加影片的說服力,並多次親自實際來驗證,例如實地到加拿大隨機到幾戶人家直接打開門,驗證是不是真的加拿大人如他們所說的,對彼此沒有猜疑,不會將家裡的大門上鎖。其中很多影片中片段的配樂也非常的奇特,或者可以說非常的諷刺,常常在殺戮或者負面的畫面中使用喜悅、和平的音樂,塑造出一種不和諧的諷刺。例如,影片中展示美國對其他國家進行暴行的片段中,使用眾人耳熟能詳的歌曲What a Wonderful World,不僅是音樂或者是歌詞本身都與影片成為強烈的對比,創造出一種令人反思的時刻。

《失衡的生活》影片評析

104年度紀錄片期末心得報告
 
——《失衡的生活》影片評析
傳播所碩二   604336903卞麗敏

片名:《失衡的生活》(Life out of Balance
導演:美國,高弗萊·雷吉奧(Godfrey Reggio
時間:1983
時長:87分鐘
《失衡的生活》開始部分描繪了原始地球的純淨優美、亦真亦幻的自然景觀: 緩慢航拍的河流山川,呈現出暖色調的山巒,這些都是非常靜態和原始的。沒有污染、荒蕪人跡的景別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緩慢的節奏讓觀眾體會到了自然環境形成的持久性。一望無際的平原和起伏變幻的山巒,仿佛把觀眾帶到了一個無比美麗的童話世界。可當人類出現在地球上的時候,原來那個和平寧靜的王國消失了:雲卷雲舒暗示了時間的流逝,此處播放速度開始加快,天空雲朵翻滾變化莫測動態十足,恍若一幅幅精美的明信片,地球上的各種變化也逐漸開始——瀑布直瀉流逝激蕩,山河崩塌火山噴發,人類這個不速之客開始進入自然生物圈並改造之,火山噴發—人們投放炸彈—爆破拆遷,以流暢的方式完成了從自然到人為的巧妙過渡,激烈的變化中地球被改造了。《失衡的生活》將原始的自然之美與可怕的人為之美並置,通過強烈的對比,表達了對杳無人際的地球的偏愛。
1.    風格與主題
風格方面,《失衡的生活》是一種全新的風格呈現在觀眾面前的,它完全拋棄故事情節、演員表演、人物對話、話外解說甚至任何音響,取而代之的是一系列伴以音樂的、從現實生活中捕捉的、未經加工的、激動人心的、富於美感和衝擊力的畫面。「一切盡在不言中」,道出了《失衡的生活》的另一個美學特徵:用畫面說話,最大限度地利用畫面的威力闡釋主題。《失衡的生活》可以說完全打破了傳統紀錄片的模式,純粹由畫面和音樂構成,是一部難以歸類的紀錄片。
主題方面,《失衡的生活》探索了以前較少有人涉足的領域,所表現出的冒險精神、含義的模糊性及其對當今人類生活狀態的高度概括:物欲橫流、人心浮躁、生態失衡、災難頻發、信仰危機以及人類社會越來越受到不可控因素擺佈。應該說沒有人希望地球毀滅,導演的真正用意應該說是呼籲人類善待自己賴以生存的地球。
2.拍攝技巧
在這部影片中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它所採用的“視覺轟炸”式的攝影技巧,這也是這部影片的藝術特色。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大量使用大全景和大特寫,而且這兩種景別之間的過渡非常快,使畫面產生了強烈的視覺衝擊。氣派非凡的升降鏡頭,平穩推進的迷人的航拍畫面,全景鏡頭拍攝的雄偉壯闊的場面,特寫鏡頭捕捉的景物的細微變化,未加濾色片拍攝的陽光,流淌不定的沙丘……二是大量使用高速攝影和低速攝影,這也是與眾不同的攝影風格:流水線上猶如失控一樣飛速移動的汽車車體,以快速鏡頭表現的如同機器人一樣上下電梯和進出辦公室的白領職員等。
3.音樂元素
正是由於《失衡的生活》特殊的非敘事形式,音樂元素在影片中佔據相當大的比重,音樂也是這部影片獲得成功的另一個重要元素。從紀錄美學的角度看,音樂在紀錄片中應該是有聲源的,並作為劇作結構的重要元素參與作品的構成。本片的配樂是美國簡約派音樂大師菲利浦•格拉斯(Philip Glass)的傾情之作,不論是張弛的快慢還是樂器的轉換,都貼切而入神,有銅管樂的低沉,也有長笛的大氣,有大提琴的簡單,也有鋼琴的空靈,有時候重複迴圈,有時候突變激昂,給觀眾跟隨音樂思維擴散的視聽感受。這部影片的音樂節奏鮮明、富有跳躍感,具有簡約、環繞、立體、盤旋、翻轉等特徵,在烘托影片主題方面發揮了獨到的作用。通過畫面與音樂的單純結合,我們可以看到音樂對觀眾心理的引領、暗示與影響。在很多看似「中性化」(無任何表達傾向)場景中,正是音樂的存在使觀眾在觀看時產生了情感偏向,從而使作者的意圖更加清晰地表達了出來。
4.觀後心得
紀錄片本身是一種生活態度,也是大眾審美的一種要求,它以回歸和還原的手段安靜地向觀眾陳鋪各種各樣的生活社會以及自然元素。影片的焦點放置在摩登的生活方式及全球化概念,纏繞其中的是極為不同的古文明及第三世界。導演說本片:“處理的是當代文化、傳統文化,以及手工的存在──南半球的純樸文化。”沒有強加的言語灌輸卻用讓人難受的方式傳遞了生活是這樣失衡的現狀中人們的情緒,驅使我們思考到底什麼才是我們想要的,為什麼會成為這個樣子?

縱觀全片,影像資料的編排方式看起來無非就是快于或慢於實際速度,拍攝方式也只是航拍仰拍俯拍或者特寫大特寫,鏡頭的運動也只是推拉搖移,可是搭配起來卻有其獨特的結構形態,可圈可點的地方隨處可見。Koyaanisqatsi的片名出自印第安語,有瘋狂、混亂、失去平衡、崩潰和另類生活的含義。以如此費力的方式表達了影片想要表達的情緒卻又在整個過程當中沒有一句解說詞,這樣的費力顯得誠摯而懇切。或許導演真正想告訴我們的是:如果我們從地上挖取寶貴的資源我們就會招致禍害,在潔淨日時,天空中會佈滿蜘蛛網,讓世界天翻地覆。

2016年1月13日 星期三

個人心得:科倫拜校園事件

              『科倫拜校園事件』期末心得
                                             範馨如   
   摩爾的影片被很多人歸類為新紀錄電影,因為這些影片迥異於傳統的「真實電影」或「直接電影」的美學風格,他們反對傳統的紀錄片創作方式,不斷創造出新的表現手法,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顛覆了對傳統紀錄片「真實」的理解。『科倫拜校園事件』因為曾獲得第7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長片獎備受關注,摩爾也因此成為爭議的焦點。摩爾影片中強勢的個人介

104學年度紀錄片期末心得報告 —《科倫拜校園事件》

紀錄片《科倫拜校園事件》評論

行銷所二 603546008蔡琬琤


本片以1999年轟動全美的校園血腥屠殺案為背景,來一層層深入探討、剖析美國的槍枝管制問題。

導演在該紀錄片親自「演出」,從訪問一般民眾和曾受因槍枝受傷害的關係利害人、與科倫拜校園事件的受害者憤而不懈地,要求K-Mart正視販售槍枝導致校園流血慘劇的抗議運動、後半段劇情用自己家鄉發生的駭人事件「一個六歲小男孩開槍殺了同班同學」為例等等過程中……可以很明顯地感受到導演個人主觀成分比例很重,但或許因為導演很直接地傳達給觀眾他的個人態度,並不會讓人排斥導演的主觀想法,加上整部影片的結構鋪陳、受訪者的背景來源多元、與世界各國的槍枝問題比較……反而替該影片陳述的「事實」增加了可信度,並且在影片當中用了大量的對比,拋出大量問題引發觀眾思考,比如:各個國家每年死於槍口下的人口數與美國的統計數據比較、美國人對社會安全的負面觀感與加拿大人對自己國家安全的正面態度作比較、影片前段呈現多數美國人堅持持有槍枝是為了保護自己,後段呈現是無辜受害人的遭遇、政客和槍枝製造商的自利映襯受害家屬的傷痛與無助……此外,導演在該紀錄片裡穿插許多老電影的片段、動畫、脫口秀、音樂錄影帶,就連旁白講述嚴肅歷史和統計記錄時的背景音樂都偏為輕快,再加上導演個人善辯的口才能力相當生動,替整部片多了幾分戲劇張力和娛樂性,而不會使人對主題感到無聊沉悶,才不只是單純在看「紀錄片」;直至畫面接到科倫拜校園槍擊事件和六歲女孩受害案件的時候,用受害者的求救電話、當地主播播報新聞、收音機的call out連線的語音記錄,與當時槍擊現場的監視器畫面和事後發展狀況串聯一起,才將一切幽默瞬間凝結,徹底震撼觀眾的感官和心情,頓時令人感到沈重和痛心。若與其他部紀錄片形式比較起的話,《科倫拜校園事件》與《夏日紀事》有著同樣透過大量人員受訪的紀錄片內容,但是卻又不是僅僅透過受訪者或受害人被動地參與該片流露「真實」,很明顯地因為導演不只是訪問者和旁白的角色,還主動地添加許多個人意見和幽默性格。

本片真正著墨在科倫拜校園新聞不是很多,更多是直接或間接地揭露美國社會的毛病。美國在全球總號稱最民主、最自由、文化大熔爐的國家,由影片中可以知道即便是世界強國,事實上其本身存在著許多連其他國家都不勝唏噓的問題–種族歧視、宗教歧視、政府政策、政客爭權、青少年的教育、恐懼文化、貧富等……一樁槍枝導致的校園流血案,延伸出好多值得探討而且應該要矯正的社會狀況,每每觀眾還未消化完該問題,導演又送出一份新問題給觀眾;每每看似導演已經要為該問題做出結論之時,卻又推翻了原本的猜測。其中很令人詫異地,在科倫拜校園流血案後,許多美國人檢討的不是槍枝管制問題,而是將標靶指向會養成青少年暴力傾向的娛樂媒體,特別是具奇異造型、獨特的演唱風格為特色的搖滾歌手Marilyn Manson,在導演訪問內容裡Marilyn道出了自己的想法與無奈,突顯出美國是世界文化的大熔爐完全是bullshit,致使許多國家問題的產生,往往來自國家管理者們的施政與利益,才又導致在下位者的衝突與受苦。

《科倫拜校園事件》後座力之強,讓人看完後會不斷反思各種社會問題,導演確實在本紀錄片放了許多美國社會的問題弊病,同時諷刺美國歷史、揶揄美國政治人物及槍枝協會主席,揭露美國的功利主義與霸權,但影片裡頭亦呈現導演對美國仍抱有希望與樂觀,像是K-Mart認同不再販售彈藥的商業政策,以及受害者家屬的抗議運動,藉此期望能有更多的人正視美國槍枝政策的嚴重性。